在 “双碳” 目标驱动下,高速公路正从传统能源消耗节点向综合能源服务枢纽转型。安科瑞自主研发的 EMS3.0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,以 “源网荷储充” 一体化为核心架构,通过 AI 驱动的全链路能源优化,为高速公路打造了集发电、储能、用电、调度于一体的智慧能源平台,重新定义了交通基础设施的能源价值。
安科瑞+18721098782
一、技术架构:分层协同的能源神经网络
EMS3.0 采用 “云 - 边 - 端” 三级架构,构建高速公路能源管理的数字神经系统:
终端感知层:通过支持 Modbus、IEC 61850 等 10 余种工业协议的边缘计算网关,实时采集光伏逆变器、储能 PCS、充电桩等设备的电压、电流、SOC 等关键参数。在广西浦北高速项目中,系统成功接入 3.31MW 分布式光伏电站,实现设备状态毫秒级监测。 边缘计算层:部署智能协调控制器,集成 “三预” AI 算法(负荷预测、发电预测、故障预判)。例如,通过融合历史充电数据与节假日流量预测,某服务区充电桩负荷预测误差率低于 5%,结合气象数据的光伏出力模拟精度达 92%。 云端决策层:基于动态电价策略与虚拟电厂(VPP)接口,实现跨区域能源协同。在江苏某服务区,系统自动识别深谷电价(0.3 元 /kWh),通过 “谷充峰放” 策略,单站年收益增加超 50 万元,同时参与电网调峰获取额外补贴。展开剩余73%二、核心功能:多能协同的智慧调度中枢
EMS3.0 通过四大创新能力破解高速公路能源管理难题:
光储充一体化调度:采用 “储能 + SVG” 组合方案,实时调节充放电速率与无功出力,将电压偏差控制在 ±5% 以内。在河南某服务区,系统将光伏消纳率从 45% 提升至 82%,年减少碳排放 300 吨。 柔性扩容与应急保障:通过储能快速响应负荷峰值,避免变压器升级改造。陕西某服务区应用后,省去百万级设备投资,同时在电网故障时 10ms 内切换至离网模式,保障充电桩、照明等关键负荷持续供电。 碳电融合管理:集成 ISO 14064 标准碳排放核算模块,自动生成绿电证书与碳盘查报告。某园区案例显示,部署 EMS3.0 后碳排放强度下降 50%,通过碳配额交易年均增收 80-150 万元。 动态电价响应:系统内置全国分时电价数据库,自动匹配各省政策(如江苏、河南等地),通过 “低价充电 - 高价放电” 策略,综合降低用电成本 35% 以上。三、场景实践:从耗能节点到能源枢纽的蜕变
EMS3.0 在高速公路场景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:
绿色供电网络:在京港澳高速某服务区,1.5MW 光伏 + 215kWh 储能系统实现 60% 用电自给,年节省电费 45 万元。浦北高速 3.31MW 分布式光伏电站投产后,预计年发电量 464 万 kWh,25 年总减排超 1 万吨。 智慧充电服务:通过 AI 算法动态调整充电桩功率分配,结合变压器负载与电价时段,单台车充电成本降低 40%。某服务区充电桩故障率从 15% 下降至 5%,日均服务新能源车超 100 辆。 应急能源保障:在离网场景(如偏远山区服务区),系统支持 “光伏 + 储能 + 柴发” 多能互补,供电可靠性提升至 99%,用电成本降低 60%。四、行业价值:重塑交通能源生态
EMS3.0 的应用推动高速公路实现三大转型:
能源角色转型:从单纯用电方变为 “产消者”,通过余电上网与电力交易,某服务区年收益突破百万元。 管理模式转型:通过虚拟电厂聚合能力,将分散的光储充资源转化为电网可调负荷。在虚拟电厂试点中,安科瑞平台聚合资源响应速度达毫秒级,支撑电网 20 万千瓦调峰需求。 社会价值转型:推动交通领域绿电渗透率提升,助力河南省 “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” 等政策落地。据测算,若全国高速公路全面推广该模式,年发电量可超 400 亿度,等效减排 3000 万吨。结语
安科瑞 EMS3.0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,以技术创新为高速公路注入能源智慧基因,不仅实现了能源成本的显著降低与碳排放的大幅削减,更开创了 “交通 + 能源” 融合发展的新范式。随着 “源网荷储充” 一体化在政策支持下加速落地,EMS3.0 正成为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,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与零碳社会提供可复制的方案。
发布于:上海市尚红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